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频现,地区中小银行成“重灾区”-世界看热讯
2023-06-26 22:50:26 来源:

信贷需求尚待进一步恢复,在贷款利率频打“价格战”、贷款中介推波助澜的当下,信贷资金违规情形也逐渐突出。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近期发布的一批行政罚单显示,多地区中小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被罚。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一月来,有超20张罚单均涉及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其中,地方中小银行成为罚单数量“重灾区”。

多家地方银行信贷违规流向楼市被罚


(资料图片)

近年来,信贷资金违规的情况并不少见,违规流入楼市更是屡禁不止。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梳理,近期包括多家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以及多家地方农商行、村镇银行等机构因信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被罚。记者梳理发现,违规事项包括小微企业贷款被挪用流入房地产开发企业、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信贷资金流入楼市、房地产供应链业务信贷资金用于垫资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投向未纳入房地产行业统计、通过非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违规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垫资等。

从罚单数量来看,地方中小银行成为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重灾区”。例如,宁波奉化农商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等限制性领域等多项违规事项被罚380万元。云南元谋农商行、云南勐海农商行、浙江温州瓯海农商行、浙江洞头富民村镇银行、湖北枝江农商行、永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阿克陶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10余家机构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等事项被罚。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为何频频发生?在一位银行业内人士看来,当前面对激烈的揽贷压力,部分银行对贷款资金的管理的确会存在不到位的情况,银行在揽贷的同时应该严格把握合规红线。

而在相关违规行为中,不乏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情况,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主要是新发消费贷、经营贷与存量房贷之间存在一些套利空间;同时,消费贷、经营贷资金存在贷后管理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意识不够、内部风险管理存在不足等问题。

多举措防范违规风险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不仅会挤占银行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资源,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周茂华认为,消费贷、经营贷的初衷是解决消费者和企业资金需求,以平滑消费者消费和企业日常经营支出,有助于释放国内消费和投资潜力;同时,拓展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空间。但这些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可能导致消费者杠杆过快上升,反而抑制消费潜力释放,消费者资产负债由于期限错配,面临潜在流动性风险;资金违规流入楼市助长投机炒作,导致楼市价格非理性上涨,对其他经济部门资源构成挤占,投资区域经济长期发展潜力,并可能导致局部楼市泡沫化风险等。

谈及贷后资金流向监管存在的薄弱环节,周茂华指出,贷后资金的管控难点主要是客户账户信息较为复杂,业务数量大、交易复杂,资金流向管理难度大,同时,也存在少数机构贷后管理工作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贷后资金较难管控,因为跨行存在信息差,一旦跨行,追踪资金去向难度很大。例如经营贷,一般中小银行需要借贷方提供经营证据,证明款项用于经营,但经营证据是可以伪造的,所以从中小银行层面很难监控。

防范化解相关风险也是近年来监管重点,监管部门多次出手整顿违规乱象。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和住建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信贷需求审核和贷款期限管理,从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等三个环节着手,强化合规意识和审慎经营理念,严防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同时,要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各类中介机构准入标准,建立合作机构“白名单”,对存在协助借款人套取经营用途贷款行为的中介机构,一律不得进行合作。

从监管角度来看,盘和林指出,可以通过金额走向设置异常点监测,对资金流向买房的行为进行监控。也可以联合其他部门,对经营贷买房者进行购房限制。

就中小银行而言,周茂华认为,银行后续需要加强客户信息管理投入,不断完善内部业务流程,压实业务主体责任,加强相关业务培训,提升业务依法合规开展意识。另外,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赋能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等。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斌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