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首批“百村争鸣”文化艺术村 观天下
2023-06-15 21:37:22 来源:


(资料图)

潮新闻客户端 见习记者 张琬琪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裘云峰

15日下午,湖州德清洛舍镇东衡村的赵孟頫管道昇艺术馆内,许多人挤在长桌旁围观两位老人的书法创作。东衡村是浙江著名的书法村,近年来开展了各类书法相关的展览、活动。今天,这里是“百村争鸣”文化艺术村的发布现场。

昆曲表演、纂刻展示、剪纸表演……“百村争鸣”,比的都是真本事。记者了解到,前期,省乡村振兴局围绕书法村、体育村、农民画村、编织村、戏曲村、刺绣村、民俗村、雕塑村、摄影村、剪纸村等十大系列,组织开展了“百村争鸣”文化艺术村评选。经各地申报、市县推荐、省级评审,选出了全省首批100个“百村争鸣”文化艺术村。

盯上了乡村的“文艺范儿”,浙江有何谋划?这件事,和“千万工程”关系密切。“‘千万工程’实施20年以来,改变的不光是村庄的人居环境,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更加丰富了。”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协调处处长吴联峰说,选出这100个村,既为展示浙江乡村多元化的文化特色,也希望激励更多村提炼精品文化、形成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为打响“百村争鸣”品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省乡村振兴局就“百村争鸣”文化艺术村发展制定了八条支持举措。比如,入选的文化艺术村将被支持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和未来乡村,也有机会被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向省内外宣传推介。

“这8项措施分为建设类、推广类、培养类三大方向。”吴联峰说,建设类举措主要是对一些精品内容进行倾斜,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谋划;推广类旨在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将村庄及其文化特色更快更好地推向全国;而培养类是为了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训,加强对乡村文艺项目的支持。

现场,来自全省10个村的“顶尖高手”云集,尽展“十八般武艺”,记者被一出昆曲《折桂记》吸引了注意力,这是来自金华武义县陶村的昆曲团。

“昆曲在最开始传过来时,大家都听不懂,后来和我们本地的婺剧结合,风格和唱法上更接地气,形成了带有婺剧风格的昆曲。”昆曲团的季师傅告诉记者,昆曲演唱的难度大,这次能获得肯定,大家都特别激动,未来要把昆曲团办得更好。

“我们的惠民刺绣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来自嘉善县惠通村的刺绣手艺人陈丽英说,从2016年开始,惠通村就开始策划推出刺绣体验旅游精品线,先后共有10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团队来到惠通村考察学习刺绣文化、体验刺绣活动、采购刺绣作品与文创产品。“刺绣文化的风已经吹到了惠通村的每个角落。”她自豪地说。

据悉,省乡村振兴局未来每年将择优新认定一批文化艺术村,并建立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被群众举报并核实、被媒体曝光、被省级随机抽查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将进行“摘牌”处理。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