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滚动 > 正文
全球聚焦:科技与人文:探索交叉创新的无限可能
2023-05-19 16:50:37 来源:

5 月 12 日,202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十大突破性技术”主题峰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峰会不仅将对 2023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十大突破性技术”进行深度解读,同时也回顾、梳理了过去二十多年来“十大突破性技术”背后的科技、经济、社会乃至人文的发展脉络。在峰会的最后一个圆桌环节中,邀请了多位业内杰出代表,围绕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共同探讨了“科技与人文”这一重要议题。

图:跨界圆桌派——科技与人文

参加本次跨界圆桌派的嘉宾有宸境科技联合创始人漆子超、必爱智能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李晓涛、领航新界创始合伙人张乐、西湖大学助理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李兰以及霍德生物医学副总裁张淑宁。圆桌环节在 DeepTech 联合创始人兼 COO 张岚的主持下进行,与会嘉宾首先围绕自身的工作领域做了介绍,简明扼要地谈了当前科技研发的热点。随后各位嘉宾围绕各自的领域深入探索如何在加速科技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带来更多温度、关怀和积极影响。


【资料图】

探讨跨界合作与创新:学科交叉引发的无限可能

在圆桌环节中,嘉宾们首先讨论了彼此合作的可能性和无限畅想的项目。漆子超提到在 MR 领域有很多领域交叉的可能性,比较有意思的是与李晓涛老师合作,关注人体信号分析对内容呈现的影响。李晓涛认为可以与多位嘉宾合作,包括系统的 AI 和智能眼镜,以减轻用眼用脑压力。干细胞修复神经功能也被认为是重要方向。张乐作为投资人,表示愿意整合资源支持创新创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并帮助科学家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困扰。李兰介绍了柔性集成光波导技术在研究大脑神经调控方面的应用。会议强调学科交叉在未来复杂场景中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交流和启发。

图:宸境科技联合创始人漆子超

科技与人文的交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在科技与人文交叉领域中,涉及到伦理等问题,各位嘉宾围绕多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漆子超认为数字化身的法律规范体系还处于空白状态,需要探讨。李晓涛认为智能的安全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脑智能在数据大爆炸时代的用脑用眼安全问题;二是机器智能目前缺少真实感觉及与人共情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张乐则表示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文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人文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产生的价值,科学是伴随着人文发展出现的技术上的飞跃,这是两条不同的发展曲线,而总有一天会相交。李兰认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需谨慎应用。张淑宁认为科技与人文应相互依存,医学中人文精神的缺乏需要关注。这些问题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探索。通过继续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促进科技和人文的融合,确保科技的发展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并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福祉做出积极贡献。

图:必爱智能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李晓涛

建立科技传播的理性认知与合作共建

就如何让公众更清晰、准确地了解科技进步的节奏和节点这一议题,漆子超提到建立透明度和框架的重要性,公众需要知道技术推出背后的安全努力和限制,并尽早体验技术,以提升对技术的了解和信任。李晓涛强调科普传播的权威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中国近年来在科普方面取得了进展,包括线上线下的交互和与科学家的面对面交流,这对国民科技和人文的提升至关重要。

张乐认为媒体在公众沟通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传播方式要适应受众的角度和表达方式,通过更清晰的定位和易懂的表达方式让受众明白科技创业的目标和意义。李兰指出科普是严肃的事情,需要专业的平台和专业顾问支持,包括数据支持和建立互动机制,持续迭代和收集尊重群众的智慧,以确保科普的权威性和持续性。张淑宁提到通过官网和公众号推出科普性质的软文,提高受众对科研术语的认知,同时还需要关注科研的社会影响。

图:领航新界创始合伙人张乐

突破性别限制: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与应对之道

在科技领域,女性从业者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圆桌环节中,两位女性嘉宾分享了她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并提出了提升女性参与度的建议。李兰教授认为科技与人文不是并行的,而是有一个因果。其实,科技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我们的目标是为了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探索人的认知边界,而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用了一些科技的手段去达成,性别并不成为影响人们底层人文认知和进行科技创新的原因。

张淑宁强调了给女性创造更多空间和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包括适合女性的职业选择和消除性别歧视。很多女性觉得家里压力大,都是切实的问题。同时,她鼓励女性发掘自身潜力,希望大家不要给自己设限,你可以用你的潜力做很多想做的事情。不要想着十全十美,定好优先级就行了。

图:西湖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兰

未来三到五年的突破性技术畅想与讨论

在这次圆桌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中,嘉宾们进行了关于未来三到五年可能发生的突破性技术的畅想和讨论。漆子超希望未来三到五年能够有一款真正的轻量级的 AR/MR 的眼镜进入消费市场,实现识别和自动佩戴的功能,但这是一个产品,背后往往是一揽子技术的突破,像芯片、显示光学、算法等。李晓涛提出了人类科技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可能带来的问题,如信息爆炸导致脑力和眼力的压力增加,以及通用人工智能崛起导致智力和心理压力的增加。他畅想未来解决与大脑和脑疾病相关的问题,包括实现无创脑机交互和应用通用模型来帮助解决智力和脑部疾病问题。

张乐认为在未来三到五年中,纳米技术将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张乐提到纳米技术在微加工领域的应用会大力发展;此外,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李兰期待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取得硅光芯片技术的突破,她提到苹果公司采用硅光技术的传言,暗示硅光技术可能会成为爆发点。张淑宁所在公司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产品线,她期待在人工智能、精确的基因分型和脑部成像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以促进该领域的临床开发进展。最后,张岚总结了本次会议的启发,认为跨界交流可以带来新的灵感和不同视角的融合。

图:霍德生物医学副总裁张淑宁

科技进步终究是为了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使科技更具意义。我们坚信,突破性的科学技术应该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冀,能够让人们感同身受并激发他们改变世界的愿望与力量。在本次圆桌环节中,嘉宾就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科技传播、突破性技术以及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探索。会议强调了科技与人文的相互关系,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福祉的积极影响。并对突破性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畅想和展望,提出了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建议和措施。同时,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参与和发展也得到了重视,并提出了创造更多机会和消除性别歧视的建议。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