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家“科技小院”的青春故事-播资讯
2023-05-12 13:33:25 来源:

撰文丨艾川


【资料图】

西槐庄村,位于北京通州区永乐店镇,是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出了首都环线高速,还要再赶10公里路。

这几天,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晓恬和张岩林,正在西槐庄村的科技小院忙活,为首次尝试“共享菜园”做最后的准备。

到时候,城里的顾客可以通过选择“全托”和“半托”的形式,到村里认领这些由科技小院技术加持的菜园,这将让每亩菜园的产值翻上一倍多,达到10万元。

“我们这届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学习理论,研二就会根据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据张晓恬介绍,她的同学们,有的正在江西种植橙子,有的则在四川研究火龙果,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

而且,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从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还在逐年增加。

张晓恬和张岩林是怎么来到这个北京偏远村庄的?他们“工作”的科技小院又是什么?

01

2020年11月,西槐庄村的科技小院挂牌,吴林静和宁国法是第一批入驻的农大研究生,被他们调侃为 “进村读研”。所谓科技小院,也就是坐落在田间地头的工作室,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科技小院挂牌前,西槐庄村总共一百余户人家,产业单一,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当吴林静和宁国法来到村子时,挑战之一就是如何说服五六十岁的村民接受二十多岁的大学生田间指导,村民们一开始也在心里打鼓:这些大学生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但没有种田经验真的可以么?

但农民的淳朴在于,无论他们多么半信半疑,只要在田间看到了真实的收获,就会毫无保留地抛出信任。

图/图虫创意

吴林静和宁国法引进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等先进技术以及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最终帮助该村在2021年实现集体收入33万元,较上一年翻了三倍。

科技小院在西槐庄村一战成名。

2022年5月,西槐庄村科技小院还参加了于云南大理举行的首届“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吴林静宁国法团队带着一年多田间的栉风沐雨寒耕暑耘,与全国30支高校农研战队同场竞技,并最终荣获一等奖。

获奖时刻,西槐庄村科技小院正经历着一次火炬传承。2022年3月,刚刚读研一的张晓恬来到了西槐庄村,接替将于这年秋天从小院“毕业”的吴林静和宁国法,再往后,张岩林也来到了村里。

让吴林静宁国法没有失望的是,张晓恬和张岩林在西槐庄村科技小院迅速进入了角色,延续了师兄师姐开创的成功故事。

2022年,他们再接再厉,将村集体收入从33万元再次提升至70万元,负责的土地也从此前的20亩拓展到了150多亩,新引入了黑皮花生、奶白菜、紫色油菜以及各式各样的胡萝卜,还在大棚中种上了玉米。

02

2009年,入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硕士研究生的曹国鑫,一入校就遇到一件心理落差极大的事:被“下放”到河北邯郸曲周县农村。在这里,这位城市孩子参与到了一个全新的农业项目中:科技小院。

这一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来到曲周县,创建了全国第一所科技小院。

张福锁后来回忆称,2008年,他的团队每年能发100多篇英文论文,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力,但也是这一年,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村里的父老乡亲谁读英文?能不能到农村去,看看怎么把我们的研究用起来。”

刚来到曲周时,师生们住在实验站里,离田地较远,跟当地村民下田地的时间总是凑不上。张福锁与团队一商量,“干脆住到村里去”。

图/图虫创意

这一住发现效果特别好,农家小院大门天天开着,农民有事就进来,拿着苗,问有啥病了,该施啥肥,问题五花八门。就连“科技小院”这个名字,也是村民们给起的,“老百姓说,你们搞科技,把科技带到农家了,就叫科技小院行不行。我说太好了,这太接地气了。”张福锁多年后的回忆仍历历在目。

仅用一年时间,科技小院师生们利用早晨、晚上和冬闲时间,就将农技培训覆盖全县全部342个村。

14年过去,如今,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222种农产品,覆盖83.1%的农业行业产业体系。

2020年以来,科技小院模式更是7次写入中办、国办与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重要文件。

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科技小院确立为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典型案例,向全球农业部门推广,目前已推广到老挝和非洲8国。

03

摸爬滚打于田间地头的科技小院,长期以来都很低调,处于一种“养在小院人未识”的状态。

直到去年5月举办的首届“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公众惊异地发现,竟然有30支来自大江南北的高校农研战队同场竞技。令公众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这30支战队背后,还有上千支由大学生组成的科技小院团队正深入于农业农村一线。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大赛设置了“科技创新类、应用创新类、产业创新类”三类参赛项目,鼓励研究生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农村需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这并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是科技小院长达十余年的筚路蓝缕功不唐捐。

福建平和的蜜柚、陕西洛川的苹果、云南澜沧的土豆……在全国135个农作物产业带的种植一线,一批农学专业的研究生依托科技小院人才培养项目,把实验设备搬进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这是学农大学生的青春故事,是科技小院的青春故事,也是拼多多助农的青春故事。

近三个月来,四支队伍正在上海崇明进行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决赛比拼:“赛博农人”队(CyberFarmer)、上海农科院队、生菜快长队(LettusGrow)、上海交大“生生不息”队。

这次大赛被媒体调侃为“京沪对阵“。这四支由青年科学家的团队,正在操作各自的集装箱,完成三茬“翠恬”生菜的种植。这是一种口感甜脆的全新生菜品种。根据赛制,产量高、品质好、算法优且能耗低的团队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图/网络

近期,本次大赛结果就将揭晓。

科技小院大赛主打高校研究生,农研科技大赛主打青年科学家,今年1月揭晓的“第三届全球农创客大赛”则主打青年农业企业家和创业者。

这场同样由拼多多提供支持的大赛,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尼日利亚、肯尼亚等世界各地的选手报名参赛。最终,来自中国浙江Hi, Mr. N! 团队的智能农业机器人项目,荣获本届大赛金奖。

经过近十年的攻关,浙江大学何勇教授、冯旭萍副研究员及其科研团队创制了一款高度和宽度可自动调节的智能农业机器人,也就是团队的名字:Hi, Mr. N!。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评价称:“比赛让我们再次看到年轻一代的思考和创新。”

04

三场大赛背后,满满都是青春的风暴,青春的力量。

1916年,李大钊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青春》一文,呼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青春》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堪称青春双峰:“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人是青春的,土地是青春的,企业是青春的,科技是青春的,希望更是青春的。

根据2021年年底发布的《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1995年之后出生的“新新农人”,也已经成为农业电商的生力军。在拼多多平台上, “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两年增长了近10万人。

图/视频截图

报告显示,“新新农人”群体普遍具备本科、大专学历,其中不乏名校毕业生、海外留学生,95%以上均为返乡创业的“农二代”“果二代”“批二代”。

不仅是农业电商,农业现代化也少不了青年的参与。但与上一辈迥然不同的是,这一辈“新新农人”天然具备着互联网基因与科技感,在他们的世界中,农业再也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产业,而是正与农业电商一起飞速进化为高技术产业。

科技小院大赛、农研科技大赛和全球农创客大赛的举办,正是“新新农人”走上历史舞台的登高一呼。

这一呼,农学大学生、青年农业科学家、青年农业企业家、青年农业电商从业者应者云集。

下个月,本文一开始提到的吴林静同学即将毕业,在西槐庄驻村的经历对她影响很大。她希望,能找一份继续为三农事业服务的工作。

她是“新新农人”,这是青春。

风将一切吹散,河水正一点一点漫上来,远方依稀传来一首袁枚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关键词:
责任编辑:zN_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