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滚动 > 正文
三墩北区块将开工3176套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品质高、价格更实惠!
2023-02-22 20:50:53 来源:

今天,2022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出炉。杭州刷新总人口数量,已达1237.6万人。

在今年杭州市“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人才房问题。企业要引进优秀人才、新鲜血液,第一步碰到的问题,可能就是“员工的住房怎么办?”

杭州市政协委员,市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红良,为此专门撰写提案,结合杭州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专项租赁住房的最新数据,分析痛点,建言献策。


【资料图】

杭州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专项租赁住房

目前建设进度如何?

杭州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为主。

“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人才专项租赁住房是杭州坚持‘住房不炒、引才留才’原则,要把人才住房保障工作放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突出位置的重要实践。”李红良委员说。

他在提案中提到,在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方面,杭州持续在项目的新建和转化上加大力度。

2022年,钱塘区推出“沁香公寓”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1288套(首期407套),面向钱塘区经杭州市分类认定为ABCDEF类高层次及经钱塘区委人才办认定的区级人才。同时,市本级和相关城区转化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项目,共计房源3406套,市本级三墩北地块新筹建房源3176套,上城区等8个区各自新筹建1000套。

在人才专项租赁住房方面,杭州市在“十三五”期间提出“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的计划,各区、县(市)和做地主体按照商品住宅出让用地土地面积总量5%的比例分摊建设任务,合计计划拿出62宗土地用于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建设。

截至2023年1月,已完成挂牌出让项目54个(56宗地),目前在建项目共计 45个,在建面积 223 万平方米,房源共31869套。已竣工项目8个共11876套(交付入住项目2个,2365套)。

市本级人才共有产权房增量不明晰

租赁房源出租率不高,问题出在哪儿?

杭州为了“筑巢引凤”,既要加大人才保障住房的建设和供应,也要满足各类人才对住房的不同需求。李红良委员发现,目前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市本级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增量不明晰。

“杭州市2023年-2024年,每年计划筹建不少于1万套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目前由8个区各自负责筹建,其余区、县自主确定建设任务,市本级未下达明确的新增筹建任务。”

其次,人才专项租赁住房配租率不高。

从已运营的人才专项租赁住房项目情况看,出租率不高,未达到预期效果。

比如浙江省首宗人才租赁地块所对应的人才公寓,1年多前对外招租,截至2022年底,出租率仅为53%。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多,比如‘职住分离’、‘人才专项租赁住房折扣政策相比一次性现金补贴吸引力不强’、‘优惠租赁期限只有5年’等等。”李红良分析。

统一管理、统一平台、统一运营、统一标准

加大市人才住房保障力度要“四位一体”

为了让人才置业杭州,真正享受职住平衡,李红良委员建议:

一、加强市本级人才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的筹建力度。

一方面,建议由市住保房管局牵头,明确市本级人才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新增筹建任务,确保每年有一定的新增筹建量。

另一方面,建议由市规资局牵头,加大市本级人才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土地的供给力度,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需求分布,优先安排在产业集聚、需求集中、交通便利、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优势区域,列入年度供地计划,优先保障供应。

去年12月,杭州市安居集团有限公司揭牌。“如果由市住保房管局出政策、协调、监管,由企业运营,是很符合当下形势的高效搭配方式。”李红良认为。

今年,市安居集团将启动三墩北3个地块人才共有产权房项目的建设,3176套房子计划下周开工。“对于像浙大这样的高校,促进周边企业职工‘职住平衡’是很大利好与全新尝试。”李红良认为,目前所有新建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建安标准、物业,都对标同一板块周边商品房,“在这个前提下,价格降下来,让人才真正有幸福感、获得感。”

二、优化配租政策,建立统一的全市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运营平台。

建议由市委人才办、市住保房管局,对不同类别人才进行租赁需求调查和意见征集,加强人才专项租赁住房政策的优化研究,针对配租对象、项目租金、交付标准等关键要点,扩大惠及范围、增强政策吸引力。

“在加强市本级筹建力度的基础上,搭建统一平台,是杭州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有力举措。”李红良说。

同时,参照全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统一运营管理模式,建立“各区(主体)持有资产,安居集团统一运营”的新模式,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人才专项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的“杭州标准”,打造统一的杭州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品牌,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和配租率。

橙柿互动记者 陆丹

关键词: 共有产权住房
责任编辑:zN_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