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滚动 > 正文
杨川源:烟火气里寻找大滋味
2022-11-09 05:40:19 来源:

杨川源又拿中国新闻奖了,而且又是一等奖!这次不一般——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罕见。


(相关资料图)

以主题论,乡村治理、教育扶贫、数字化改革,三年来的作品都是敲击时代的重大选题;以体裁论,系列报道、短消息、新闻专题,展现了团队多样态的新闻表达功力。

2020年获奖作品:系列报道《“并村”之后》

2021年获奖作品:消息《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

2022年获奖作品:专题《(数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场监管局:“闪电速度”的背后》

不过,无论内行或观众,但凡看过这些作品,一定能感受到一股共通的气息,沾泥带露,有潮湿的情感,有坚韧的追索;它是具体的、可感的,如同大江大海积于水滴雨露,恢宏的事功化自日复一日、人复一人的日常。

如果以菜品比喻作品,杨川源做出来的就像是一盘鱼香肉丝,家常馆子里刚端上桌,热腾腾冒着锅气,肉丝垒得铺出盘子边儿,食材都惯见,但酸甜鲜辣凝起神来叫板你的味蕾。

须知,这背后是个掌勺17年的厨师,每日挥汗灶前,信奉烟火气里藏着大滋味。

█一头扎进“泥土”里

2021年11月,浙江数字化改革进入打造重大标志性成果的关键阶段。

夜晚的卫视新闻中心编辑机房,时任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主任的姚画紧盯着屏幕里的初剪片,浙江卫视即将推出重点系列报道《数字化改革之道》,省市场监管局这方面的工作要作为第一篇打头阵,他倍感责任重大。

“我也很紧张。”一旁的杨川源则盯着姚画。报道数字化这样的重大改革,第一位要求是精准,因此她破例把采访对象请进机房,给专业内容把把关。

“没想到是这样。”姚画突然起身,脱口而出来了这么一句。

数字化改革是省委中心工作,他想象中的报道,是常见的宏大叙事,全景展现改革架构和推进举措,而这个报道却几乎没有一句这样的话语,镜头对准的是改革中一个个忙碌、鲜活的人——

连夜奔赴各地的调查员们带着行李箱开会;两位处长从不熟悉到常常串门“思想碰撞”;地方干部摸不透三张清单“求开药方”;“白+黑”埋头研发的专班成员因为妻子的点赞感到骄傲……

姚画拍了下脑袋,坦陈这和“印象中的主题报道不太一样”。

“我喜欢记录各种各样的人。”这几乎是杨川源报道的一个“标签”了。

要记录人就得走进人群中。杨川源团队的小伙伴们说,拍摄温州龙港“撤镇设市”,采访组把所有的村镇片区摸了个遍;追踪安吉县鲁家村的振兴路,他们与村民熟络得靠刷脸就能借车……

杨川源参与的报道不仅人物多,而且经常不太“光鲜”。

贵州雷山的冻雨天气里,为了确保扶贫茶叶早日为当地老百姓增收,安吉黄杜村的“明星”支书盛阿伟第29次来到这里,为了防滑,脱掉袜子套到鞋上,连滚带滑地奔波在结冰的山路上生气、着急——这是《一片叶子和盛阿伟的29次奔波》记录的画面,狼狈却真实。扶贫的难,一下子穿透了屏幕。

这些年,杨川源采访的重大选题数不胜数,这些喜怒哀乐的面孔也总是执拗地“霸屏”。

同事们也纳闷,川源这口字正腔圆的北方话竟在吴语江南很吃得开,采访对象总能信任她,对她露出真性情。殊不知,单是盛阿伟在山路上的这一组画面,就来自跨越四省,辗转高山、苗寨的一路追随。

走进人心,没有捷径,需要投入时间,投入自己。

镜头前,盛阿伟不懈地与扶贫效果较真;镜头后,采访组也在不懈地与自己较真。

常年跑在边远山乡、高原海岛,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当采访组扛着拍摄装备擦拭汗水时,这些报道中的人也在他们的心中沉淀。普通人的急难愁盼,实干者的“不服输,跟我上”,既是报道中的故事,也是每一次出发时采访组给自己的鼓劲。

好故事在基层,好记者扎根在基层。

2021年11月的剪辑机房里,姚画与杨川源的沟通十分有效,《省市场监管局:“闪电速度”的背后》很快播出。报道里又一次“人头攒动”——

有把开发“浙江公平在线”称作“上甘岭战役”的工程师,有“浙江e行在线”的“窑洞”专班,有从迷茫走向坚定的普通人,几十张“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改革者的面孔,让原本抽象、陌生的数字化改革热气腾腾、触手可及。

在现场找“路”

今年又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传来,杨川源说,得奖当然很开心,是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先行底色,让这个报道有了价值,而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一方面是团队自身的努力,但特别重要的,是集团党委、编委会和浙江卫视对新闻报道的高度重视、舍得投入,是集团和新闻中心领导对业务创新创优的耳提面命、严格要求。电视讲究的是团队合作,每一篇报道都是多环节一起使劲的结晶。

“编委会领导经常给我们新闻选题,和我们一起提炼主题,甚至直接帮我们改标题。如果说这几年来我的业务有所提高,都是被这样的业务氛围给逼的。”

杨川源的报道,最大的亮点是现场。而这几年来,她对“现场”两字的理解、把握和呈现方式,也经历了一次次的提升,这就是逼出来的结果。

2020年的夏天,在贵州大山深处的苗寨,采访组又在苦苦等待着一个现场。

杭州学军中学老校长陈立群义务支教,带领台江民族中学实现了高考升学率的逆袭。此时,陈立群即将卸任,新校长接力到岗——这是只有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节点。得知消息,杨川源踩着最后一分钟跳上了南下的列车。

“我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在现场!”

陈立群支教的故事是浙江卫视首先挖掘报道的。2017年,集团编委会分管领导发现了这一新闻选题,要求立即报道、持续关注。老校长的感人事迹迅速随着新闻全网传播,激起强烈的反响,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杨川源是最早的报道组成员,多年来,她一直和陈校长保持着联系,跟踪报道从未停止。

陈立群的告别,是她早就想好要记录的时刻。

为了这一个现场,卫视派出了4人全媒体团队,全程蹲守、实时报道。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陈立群不搞送别仪式。千里迢迢而来,学校是平静的学校,人是“淡定”的人,现场在哪里?大家很头疼。

“我总是在找出路。”

杨川源觉得这次磨人的拍摄,奇妙地暗合着自己一直走来的路。

她曾经为如何做好主题报道迷惘,直到“走基层”记者沉浸式报道让她找到了路。2014年,《基层牌子何其多》调查报道,她连数18块牌子的现场出镜,是当时的“名场面”。

调查报道《基层牌子何其多》片段

出镜是她的强项,也给报道带来亮色。但渐渐地,她又觉得不对,出镜再好、再有设计感,也无法代替现场画面的感染力。于是她开始“消失”,不再轻易“抛头露面”,更不允许简单拉住采访对象“站桩式”采访,而是让人物在事件进程中、新闻场景中自然地“说话”。

“我一直是在这种"较劲"的业务氛围里成长的。”

“好新闻永远在路上——这是浙江卫视新闻根深蒂固的传统。”

随后,《“并村”之后》系列报道,一根水管、一片鸭棚、一条山路牵引矛盾交织的现场,在一个个紧密连缀的场景中,人们内心的矛盾、胆怯、愤怒、焦急、自私、坦诚……真实地流露,他们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可见地转变。这组报道获得了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她的较劲收获了肯定。

对陈立群的采访真正“出活儿”只在最后一天。陈立群突然提出要去几个村寨转转,因为有些学生他还不太放心。

“一直到最后一个村展下村,一进去就感觉到有戏了,才真正激动起来。”杨川源回忆道。

消息《陈立群的最后一次家访:即使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又一次摘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报道里,没有村民的群访,有的是高考光荣榜前你一句我一句的嘈杂;没有新校长的采访,有的是村民“一手挽一个老校长,一手挽一个新校长”的笑语;甚至没有陈立群的采访,有的是他突然回身“我拄着拐杖也要来关心台江的教育”的高声一喊;现场不完美,学生的眼神有些尴尬,新校长的表情过于拘谨,天降暴雨,镜头里的人一会儿干燥,一会儿湿淋淋;现场很完美,迎宾的牛角酒,一道道的眼神,仿佛读懂情绪的雨,孩子们的呼喊,村民们的歌声,挥手着的陈立群的脸……

“没有最好的现场,只有最真实的现场。”这是记者杨川源心目中的现场。

带着三个问题向前走

在基层,杨川源有不少外号,最意想不到的莫过于“铁匠”的“美誉”。别人觉得用来形容女性太硬,她自己倒觉得挺合适,打铁的务实,匠人的坚守,“我们就是打铁人”。

伙伴们都叹服于川源常年奔跑的精力,集团和频道着力培养她成为多面手,带动更大的队伍。

同事曾经记录下她连续17天的行程:

“8月2-7日,长兴蹲点报道;7-8日,“一起翱翔”绍兴站直播总导演;8-9日,连夜赴温岭迎战台风“利奇马”;9-11日,转战玉环直击台风登陆;12-18日,返回临海蹲点灾后报道。地方经济报道、融媒体专题直播、台风直播、灾后蹲点,她像陀螺一样高速、高质量运转着。”

这是2020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登录前后。连续出差的杨川源没怎么吃晚饭,“我等下就去温岭。”她忽然说。“不回杭州了?直接去吗?”“直接去!”没有丝毫犹豫。

台风报道是浙江广电人每年的重头戏,杨川源也年年赶赴从不缺席。

这次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作为新闻中心采编部副主任带队抗台。她要科学调配各路力量,让更多年轻记者得到锻炼,同时把握好报道主线。

台风登陆刚停歇,临海古城又水淹告急。杨川源满脑子都是挥之不去的小疑问:被淹的临海古城恢复面貌了吗?水电通了吗?临海百姓吃什么怎么住?“临海需要被关注被鼓励!”

于是,她又出发了。这一次,她不仅瞒着父母,还在微信里拉黑了老公,一怕他们担心,二怕他们打扰工作。她需要沉下心,蹲下去。

杨川源的先生在银行工作,他经常向川源发起“灵魂三问”:

你是干什么的?你赚多少钱?你要干什么?

这三个问题,她时时自问,也常拿来跟团队讲,她觉得这是身处当下的社会,需要记者回答的问题。

“我说我是时代的记录者,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公众,他是否真能体会得到?”

“我的工资确实不高,但职业选择光看收入就够了?”

”对于我到底要干什么?我怎么能把我的目标和价值充分地和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

在临海古城,杨川源和同事们“浸入式”深蹲,对准了灾后重建中的痛点:全程垃圾大清运。细致、动情的镜头,告诉人们3000吨垃圾是如何用一个晚上清理,基层组织是如何抢排水、抢清洁,在困难中迸发强大的力量。

杨川源在抗台现场

“作品不会说谎,它会把你的一点一滴都如实地反映在大众面前。“

“如果你做得好,或许还能够回应社会的诉求,传递一种精神。”

如今的杨川源,又锚上了新目标——“在一起”基层蹲点工作室。她正在牵头建设网格化的基层宣传战队,把蹲点报道的经验打法沉淀、推广。

采编 / 胡 睿

关键词: 省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zN_0956